GJBZ 106-1998 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编写指南
ID: |
9670EF35DFA747F7B16182DB2758002C |
文件大小(MB): |
0.25 |
页数: |
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0101 GJB/Z 106-98,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编写指南,Guide for preparing the process standadization,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 of new products,1998-03-16 发布1998-09-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编写指南 GJB/Z 1。6-98,Guide for preparing the process standadization,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 of new products,1范围,1.1 主题内客,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的主要内容及编制要求,1.2 适用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的编写。改进、改型产品的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亦可参照采用,2引用文件,《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1990年2月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3定义,3.1 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 process standadization integrative requirements of new products,一种规定新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条件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的技术文件,是指导,新产品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依据,4 一般要求,4.1 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的编制,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通常在工程研制阶段编制,在设计定型过程中修改完善,在生,产(工艺)定型阶段初期最后完成,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通常由承制单位总工程师(或总工艺师)组织标准化、工艺、质,量,计量等有关部门进行编制,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的编制依据为:,a.《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b.《新产品标准化大缈;,c.新产品设计文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8-03-16发布 1998-09-01实施,1,GJB/Z 106-98,d.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系统的指令和文件;,e.新产品工艺总方案;,f,承制单位的具体生产条件,4.2 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的构成,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封面与首页(见5.1条),目次(见5.2条),名称(见5.3条),概述(见5.4条),要求(见5.5条),参考资料(见5.6条),5详细要求,5.1 封面与首页,封面与首页应符合有关行业或专业的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规定。封面至少应包括名称',编号、编制单位和发布日期,5.2 目次,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一般不设目次。为便于使用也可设目次,5.3 名称,名称一般由新产品型号、名称加上“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组成。例如:“直11型飞机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D31导弹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YZL- 14液压助力器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5.4 概述,概述一般包括下列内容:,说明文件的编制依据;,简介新产品的用途、构成和工艺特点;,5.5 要求,依据《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新产品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应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5.5.1 工艺、工装标准化目标及要求,应根据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总目标和工艺总方案,综合考虑产品质量、生产条件和经济效,益诸方面,提出工艺、工装标准的目标及要求,5.5,1.1 工艺、工装标准化目标,工艺、工装标准化目标一般应包括:,a.工艺标准化要达到的水平;,b.要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国产化目标;,c.预计达到的工装标准化系数及标准化经济效果,2,GJB/Z 106-98,5.5,1.2 工艺标准化要求,工艺标准化要求一般包括:,a.采用工艺标准的原则和开展工艺技术工作应贯彻的标准;,b.工艺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和标准制(修)订要求;,c.工艺文件的编制和更改要求;,d.对设计文件的工艺性审查要求;,e.对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要求;,f,对特种工艺规定的使用要求;,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标准化要求,5-5.1.3工装标准化要求,工装标准化要求一般包括:,a.工装的选择、设计和更改要求;,b.工装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要求;,c,对工装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要求;,d.外购工装的原则和订货要求;,e.工装的借用要求;,f.工装用材料的选择和代用要求;,g.工装标准件的储备要求,5.5.2 生产过程质量保证、质量监督的标准化要求,为确保产品质量,应按照《产品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提出需贯彻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条,例,并围绕下列几个方面制定必要的标准和规定,a.工序控制;,b.特种工艺控制;,c.关键件和重要件控制;,d.批次管理;,e.技术状态管理;,f,首件质量控制;,g.检验和试验管理;,h,包装、运输,贮存质量管理;,1.技术资料管理,5.5.3计量、测试标准化要求,根据产品研制和生产工艺的要求,提出计量和测试文件、测试设备、计量校准的抓准化要,求,并应与《计量保证大纲》相协调,5.5.3.1 提出计量和测试应贯彻的标准、法规、条例和规定,5.5 3.2根据产品研制和生产要求,提出需配备的最高测量标准或校准装置。对所有计量器,具、测试仪器和设备都要明确规定进行严格的量值传递或校准,5.5.4 工装图样、工艺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及其他质量要求,3,GJB/Z 106-98,应说明为保证工装图样和工艺文件的完整、正确、协调、配套、清晰、有效所应遵循的标准,和规定,通常包括:,a.应贯彻的重要基础标准;,b.工艺、工装技术工作条例;,c.校对、审……
……